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 {{ 'fb_in_app_browser_popup.copy_link' | translate }}

{{ 'in_app_browser_popup.desc' | translate }}

撰文:Eleanor 營養師  | 2023-5-25

 

梅雨季來臨,環境的高濕度也會使得人體的汗液難以蒸發、不易排出體外,增加體內的濕氣,讓人常常感到昏昏沉沉、疲憊不堪,甚至容易出現痰多、口臭等不適症狀。

如何在梅雨季節有效地為身體除濕呢?本篇文章將介紹一些實用的飲食攻略和生活小技巧,讓你告別雨季時的昏沉水腫! 

濕氣重會造成哪些症狀?

你也在梅雨季感到身體特別昏沉疲憊嗎?這種症頭可能與身體的濕氣重有關喔!

中醫的觀點認為,濕氣是體內有過多的水分滯留,導致水腫、黏稠、粘滯等情況,容易阻礙氣血運行,影響身體正常的代謝和調節功能,導致各系統的失衡,引起各種身體不適的狀態。

出現哪些症狀與身體濕氣重有關呢?可以檢視一下,自己是否有出現以下症狀:

  1. 呼吸系統:濕氣重會影響呼吸系統,尤其是容易導致氣管、支氣管及肺部出現濕氣,表現為咳嗽、痰多、氣喘等症狀。
  2. 消化系統:濕氣重會對脾胃產生負擔,損傷脾胃功能,導致脾胃虛弱、食慾不振、消化不良等症狀。
  3. 循環系統:濕氣重可能會使身體的血液循環不暢,導致水腫、疲勞、心悸等症狀。
  4. 泌尿系統:濕氣重可能會導致膀胱炎、尿道感染等泌尿系統疾病。
  5. 皮膚系統:濕氣重容易對皮膚產生負面影響,如導致皮膚發癢、長濕疹等。
  6. 精神系統:濕氣重會對身體的精神狀態產生影響,表現為疲勞、失眠、情緒低落等症狀。

其他常見的症狀還有身體沉重、口苦口臭、肥胖等。

體內除濕的飲食宜&忌

可以觀察到以上的症狀都與新陳代謝變差、消化系統異常、發炎、感染、免疫失調有關,所以梅雨時節的保健心法,除了要促進身體排水排汗,還要加強新陳代謝、養護腸胃機能、調節免疫系統,都將有助於消除體內濕氣!

 

<宜> 高鉀穀物:紅豆、黑豆、綠豆、薏仁都屬於富含礦物質鉀的食物,有利尿排水的作用,適量攝取有助於排除體內濕氣。

<宜> 十字花科蔬菜:羽衣甘藍、芥藍、花椰菜等十字花科食物,含有抗氧化成分,可以減輕身體的發炎反應,提升腸胃黏膜健康。

<宜> 葉綠色蔬菜:深綠色蔬菜富含維生素B1、B2、C、鈣、鎂、鉀、β-胡蘿蔔素、葉綠素、葉黃素等成分,可以促進新陳代謝;其中的非水溶性膳食纖維也可以促進腸胃蠕動,使排便順暢,加強濕氣排出。

<宜> 水溶性膳食纖維:水溶性膳食纖維可以促進腸內益生菌生長,也具有軟化份便的作用、避免過硬而難以排出,有助於提升消化機能。富含水溶性膳食纖維的食物如:黑木耳、海藻、燕麥片、蘋果、木瓜、洋車前子、保健食品中常添加的難消化性麥芽糊精等。

<宜> 溫和的辛香料:蔥、薑、蒜等辛香料屬於溫性食材,可以促進血液循環與排汗。在烹調時,可以多加利用這些食材,幫助排除體內濕氣。

 

<忌> 刺激性食物:煎炸、辛辣、甜食、含咖啡因飲品、酒精等食物,容易引發身體的發炎反應,也會降低消化機能,增加濕氣的產生。

<忌> 油膩食物:肥肉、加工肉品、油炸物、奶油等含高油脂的食物,通常難以消化,食用過多會影響腸胃的正常運作,進而減慢體內濕氣的排出。

<忌> 高鈉食物:過量攝取鈉可能導致體內水分滯留,所以應該限制高鈉食物的攝取,如鹽醃食品、罐頭、速食、加工食品等。

<忌> 冰涼飲料和冷食:食用冰冷的食物可能導致體內溫度降低,影響消化功能與新陳代謝。

結語

除了飲食種類的選擇以外,長期暴飲暴食也會增加體內的濕氣,所以建議以定時定量、少量多餐的方式進食,以減輕消化系統的負擔。

最後,與飲食同等重要的生活習慣,也影響體質甚鉅,長期壓力大、過度勞累、睡眠失調等問題也都容易養出濕氣重的體質,所以培養睡眠充足、避免熬夜、適度運動、學習排解壓力、保持情緒穩定、避免熬夜等習慣,再搭配飲食調整,才能逐步擺脫濕氣重的體質喔!

 

本刊不提供醫療建議、諮詢、診斷,或從事醫療行為。如您有使用任何藥物或醫療設備的需要,請您即刻就診或尋求醫療專業者詢問意見,謝謝。